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武平平川街道_“共富林场”让日子更有盼头武平平川街道邮政编码

图为武平县西厢社区居民在管护种植的骨碎补苗木。

通讯员胡添凤文/图

近日,在武平县平川街道西厢社区的林下经济示范点,成垄成行的骨碎补在树荫下茁壮生长,这些承载着独特使命的草药,正为辖区内46户家庭带来增收的希望。今年以来,平川街道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,有效整合西厢社区1.9万亩生态林资源,着力推进“共富林场”建设,探索出一条通过林业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。

怎样让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共享进步成果?经过反复思索与深入调研,平川街道决定以“共富林场”为依托,发起“困难家庭增收帮扶项目”破局前行。

“平川街道搭建这个平台,让我们残疾人也能享受产业共富的成果,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。”东城社区的钟先生(化名)感慨道。钟先生家中共有3口人,2人身患残疾,平日里主要依靠夫妻二人经验理发店维持生计。

经过走访摸排,职业人员发现像钟先生这样的家庭在平川街道还有45户,他们有的身患残疾缺乏劳动力,有的是“顶梁柱母亲”独自扛起家庭重担。街道将这些家庭全部纳入帮扶范围,其中31户为困难残疾家庭,15位为“顶梁柱母亲”,并按每户500盆的标准为他们购置骨碎补种苗。

按照规划,苗木4年生长周期结束后,扣除必要的管理成本,这些家庭将按照市场价获得收益。如今,他们已经从绿水青山的“旁观者”变为共富路上的“参与者”。

种苗的管护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支撑,为此,西厢社区与华群中药社签订管护协议,从土壤改良到科学施肥,从病虫害防治到生长监测,都由华群中草药社提供技术指导。街道妇联与团工委也加入到这场帮扶行动中,干部们自发组建青年帮扶小组,一对一认领管护任务,定期深入种植基地,帮助困难群体浇水、施肥。

“以前我的收入来源有限,还得照顾家中老小,现在既能挣钱又能学技术,日子更有盼头了。”顶梁柱母亲兰女士激动地说。共富帮扶也不是“一次性”给付,而是要为困难家庭开辟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。项目建立“种植—回收—再投资”的循环机制,首轮收益后,鼓励困难群体将一定比例的收益投入第二轮种植,通过“滚动投入—扩大规模”形成可持续的收入保障。

为抵御市场风险,合作社与龙头药企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,所有药材都由药企“统一供应、统一规范、统一回收”,构建起“产供销”一体化闭环,这一“订单农业”的进步模式为增收再添一重保障,合作社、企业、困难群体在“共富林场”同谋进步,拧成一股绳。


返回顶部